第一百六十三章 和平时期(中)_我竟成了最后的王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三章 和平时期(中)

第(2/3)页

产,不然若干年以后当农民中出现了有钱人必然会产生富裕起来的农民只是在农村生活,然后在城市工作,造成田地荒废、白拿补贴的现象。”

  姜元打断道:“那城市居民如何转为农村居民?按照你们的设想,城市居民没有土地,那他们如何从事农业?从而获得农村户籍?”

  厉康主动解释道:“我们会让地方农村工作委员会的同志每年统计新开垦农田数量以及农民主动撂荒前往城市工作的情况,从而每年新增农业户籍数量以及将放弃农村户籍的百姓占有的土地发放给申请变更为农村户籍的城市居民。”

  哦,这么说姜元就明白了,通过新开垦土地制造增量,再把主动放弃的人的名额给申请的人,这样子就能实现户籍的流通。但这样也引起了姜元的担心,若是城市里有人的家族里是生产农业配套工具的,然后他自己去农村种地,最后会不会造成很多人去骗农民放弃农业户籍?

  想了很久姜元还是认为那个情况不是现在考虑的,这个制度的目的是保障农民的利益,使农民获得和城市居民大致相同的收入,维持城乡利益的均衡,而不是给农民超额补助,让农业在工业身上吸血。

  既然利润空间有限,就不会造成大规模的城市居民想方设法的换去农村户籍,毕竟赚的不多,顶多也就是一些底层收益不高的城市居民会向往农村户籍的待遇。

  解决了大多数人的问题,对于少部分反动分子若是企图通过掌控农业命脉来要挟解放党的话,那完全就不是这个制度解决的问题了,对于那种人直接铲除就完了。

  想了这么多总算想通了,姜元于是示意他们继续说,张绍曾接着说:“第三点,就是因为农村地广,所以在教育方面肯定是不如城市的,我们认为在这方面应该格外注意,金钱上的差距好弥补,但是教育上的差距我们认为比较难处理。”

  这个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确实是个大问题,连后世都信息时代了,城市农村在教育资源上的配置不均的问题依旧没解决。

  没有好的教育,农民的子子孙孙就会和城市居民的后代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但这个问题要想解决是需要投入海量成本的,而且收益不高,所以面对这种问题,资本主义国家都是视而不见的,毕竟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他们是不存在这种问题的。

  这种费力不一定讨好,还会引起有些人不满的制度也就只有信奉Marxism的政党愿意去干了。

  这个问题不是一下子能解决的,需要子子孙孙一代一代矢志不渝的去干,我们不停地投入海量资源去抹平这种资源上的差别,不是因为产出有多大,而是因为我们应该保证每一个人身而为人最基本的权利。

  姜元说道:“那你们是怎么看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rea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