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海权论和雄风级战列舰_伪钞帝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17章 海权论和雄风级战列舰

第(2/3)页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尽管各国的铁甲舰都在发展,吨位越造越大,但主炮最大口径一直没有突破12英寸(305毫米),倍径最高只有25倍,比如德国为当时的清朝北洋水师建造的定远舰就是这种克虏伯大炮。

  问题的核心在于越大口径越长倍径的主炮,炮膛膛线磨损越严重,一发炮弹打出去,几乎能损失掉一两重的铁屑,腐蚀更加严重,在没有解决膛线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耐磨损的内膛材料问世前,各国的最大口径主炮都停留在25倍径以内。

  当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历史上自从铁甲舰出现后,几十年内都没有爆发过大规模的海战,直到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所以各国海军并不知道海战中主炮的射程带来的巨大战术作用。

  同时,还有一个战术上的原因,那就是舰载火炮炮瞄系统。各国都在用机械式瞄准具进行海战,依靠炮手的眼睛进行瞄准开炮,海况恶劣,距离太远人眼根本看不清,所以英国海军奉行了几十年的三千米有效交战距离的宗旨,25倍径的主炮膛压足够用了。

  这几个原因导致了历史上的这段时间各国的主炮倍径没有太大变化,没有去专门追求更高倍径的主炮研制,毕竟那非常费钱的,且没有市场价值。

  但如今不同了,李卫国带领下的中国海军改写了历史进程,中国海军的炮瞄系统从机械式人眼瞄准升级到了借助光学仪器瞄准具,观测距离达到一万米,所以25倍径的炮管膛压自然没法将炮弹射到一万米的地方,导致中国海军舰炮研究所不断进行研制更大倍径的主炮炮管,在李卫国的指导下。最终诞生了305毫米50倍径的强大舰炮。

  如今英国海军被中国海军打败,逼得他们不得不加大力度和资金投入大口径大倍径主炮的研制工作,但他们一时半会儿根本找不到合适耐高压、耐高温、耐腐蚀、耐摩擦的炮管内壁膛线材料,能够研制出35倍径的12英寸主炮。已经足以自傲了。

  但偏偏英国人的敌人拥有50倍径的12英寸主炮,这尼玛一旦打起来,英国海军还是要吃亏啊!

  本杰明蛋疼,站起来走两步,还是扯着蛋疼。

  “情报表明。中国海军有一种新式瞄准技术,可在一万米外的地方达到很高的命中率,如果我们的主炮射程达不到一万米,还是要挨打的。”

  “首相阁下,您的担忧我们考虑过了,所以我们增加了装甲防护,14英寸的锻铁装甲,绝对防得住从一万米外射来的12英寸穿甲弹。”

  纽卡斯尔急忙解释道,实际上他自己也不知道能不能防得住,毕竟他们无法获得中国海军的305主炮或者是炮弹。之所以说防得住。主要是为了打消本杰明的顾虑,让他同意加大对海军的拨款和政策倾斜。

  “但愿你们是对的,我希望下一场战争,大英帝国海军能够洗刷耻辱。”

  “复仇级很好,就叫复仇,我们就是要复仇!”

  本杰明忙得很,根本没工夫详细听报告,他来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看到海军有信心打赢下一场战争,否则他是绝对不会轻易拨款的。

  在二十世纪以前。各**费开支都占到国家财政开支的35%以上,英国作为海上强国,海军开支十分庞大,高达2000万英镑。占了国家财政总开支的50%。

  如今为了阻止中国崛起,保住英国世界霸权地位,英国政府不得不继续扩大对海军的财政倾斜力度,自第四次雅片战争后,英国政府1872年的财政开支对英国海军的拨款预算已经达到3500万英镑。

  这一次本杰明离开后,第一笔海军拨款1600万英镑迅速到位。用于海军建造十八艘复仇级铁甲舰,以及加快研制大口径海军舰炮等研究经费。

  可以说,英国人已经在发疯了,希望短时间内打败中国,毕竟长时间跟中**备竞赛,这可拖不起啊,每天都是金灿灿的金子往外淌,耗不起啊。如果这次还打不过中国,那么英国的威望将近一步受挫,经济也将近一步遭到重创,后果不堪设想。

  本杰明在赌,远在东方紫禁城内的中国皇帝李卫国同样也在赌,而且更阴险更狡猾,正在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rea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